來源: 華圖教育2016-09-27 15:33
申論熱點材料閱讀
模擬題
孩子“我有錢”折射的大人金錢觀應該如何扭轉?
【現狀解讀】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善于模仿,3歲的小女孩兩次說“我有錢”來應對唄攔在教室外,那么說明她用自己的雙眼看到過、接觸過身邊有這種情況——用錢可以應對自己面對的困難或者障礙。這說明物質化的習慣已經在她們很年幼的時候就已經被父母或者周圍的的環(huán)境灌輸了拜金主義。
可是,這并不是最嚴重的,因為這個小女孩子并非只是一個孤例,如老師所說,“這個小女孩不是第一個說自己有錢的小朋友,說自己有錢或爸爸有錢、媽媽有錢的小朋友已經有好幾個了。當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們就會說這樣的話,想讓老師來滿足自己的要求。”如此金錢觀居然在孩子中蔓延,實在觸目驚心。
孩子是成人世界的翻版。有什么樣的孩子,就有什么樣的家長。遲到的小女孩為何認為“我有錢”就可以解決上課遲到的問題?很顯然,在生活中,其父母或許總在強調“有錢就是爺”,或者有意無意通過行為傳達“有錢可使鬼推磨”。日久天長,耳濡目染,“我有錢”就成了這些孩子的口頭禪,成為這些孩子行為準則,遇到問題就有用錢當敲門磚的沖動了。小學生花錢雇人寫作業(yè),花錢競選班干部,這些年來并不鮮見。
根基歪了,又怎么能夠建造好一座座高樓大廈呢?孩子的培養(yǎng)尤其如此,這已經成為當下幼兒教育時期必須面對的問題了。
【參考分析】
“我有錢”成為孩子解決難題的“神器”,并不代表是完完全全的壞事,因為他或她知道錢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也反映出這個小女孩對學習知識的渴望。但是,但凡把“我有錢”作為衡量和解決問題的唯一利器,甚至無視公共秩序,無視他人的上課不被打擾的權利,也不知道自己半路途中上課,效果未必就好。無形之中,“我有錢”的“通關神器”,就扭曲了一條正常的交往或處事之道,也扭曲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在現實生活中,總會有些人把有錢視為一種身份和能力的象征,有錢就目空一切、飄飄然起來。不管是白手起家有了錢的,還是暴發(fā)戶型的,甚至是通過非法手段致富的,他們沒能認識有錢只是擁有金錢多少的事實,而不代表可以平衡和解決所有問題能力的事實。因此,在沒有正確認識“有錢”的情況下,就恣意起來,闖紅燈就拿鈔票砸警察,被環(huán)衛(wèi)工勸解別扔垃圾就扔百元大鈔……成人世界如此,對于未成年子女的影響就潛移默化的滲入到了孩子們的“血液”里了。
盡管3歲幼童暫時有了“我有錢”的“通關邏輯”,但還處于萌芽階段,仍然可以通過日常的教育,幫助這些孩子們修正“有錢通關”的錯誤認知。這首先需要通過家長們的言傳身教來實現。
有錢只是一個狀態(tài),可當人們說出“我有錢”三個字時,想做的其實是用錢去買規(guī)則的讓步,而決定人們會如此粗魯的原因只有兩個——錢是否足夠多,以及是否足夠好使。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在家庭中的耳濡目染,使得父母的價值觀碎片化地移植到孩子身上,如此才會生硬甚至可笑地表現出來。然而,其實質并沒有什么不同——大人可以用錢走后門,她覺得自己也可以在遲到后用錢買到進教室的機會。
【提出對策】
專家認為,“從一個小孩的行為舉止,能夠看出家庭教育的問題。”當然,恐怕少有家長,會去“言傳”孩子,當諸如遭遇因遲到而不能進教室,就炫耀自己有錢,乃至用錢去“搞定”,但可以說,大喊“我有錢”,或正是這個3歲女孩父母慣常的作派。而大人有意或無意的“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更深,危害更甚。
教育孩子,很難,因為作為家長,大人們不能說一套,做一套。明明教孩子走正路,誠實守信、不說假話,但回頭就自己走后門、說謊話等等,自然沒有說服力,也無法教育好孩子。
其實,有錢并不是什么壞事,有錢能夠給孩子物質上更好的條件,能夠讓孩子的衣食住行更加優(yōu)渥,能夠讓孩子去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沒有經歷過沒錢之苦的人是不明白沒錢的孩子面對學習那種渴望的眼神。不過,有錢并不是解決一切的方法,也不是決定一切的關鍵。
錢能夠解決很多問題,但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這一點在家長們傳教孩子們的時候已經被他們刻意的忽略了。
其實,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更應該秉承這一個思想,錢解決的只是物質方面,而精神方面才是更重要的——錢無法解決規(guī)則,就想事件中的女孩因遲到而被攔在教室外,這就是無法改變的規(guī)則,是錢也解決不了的。規(guī)則永遠都不是用錢能夠買走的,也不是用錢能夠逾越的。只有通過一次次這樣“我有錢”在規(guī)則面前碰壁,失敗,才能給這些受到社會金錢影響的孩子們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有一些東西,錢買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