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內(nèi)蒙古《行測》真題

41:單選、

原來鑒賞與研究被一個絕深絕嶄的鴻溝隔著。鑒賞是隨意的評論與談話,是心底的贊嘆與直覺的評論;______。如此說來,鑒賞者是一個觀花的游人,研究者則是一個植物學家;______。文段中兩橫線應(yīng)填入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合理的一項是(    )。①而原原本本仔仔細細的考察與觀照才是研究②研究則非有一種原原本本仔仔細細的考察與觀照不可③鑒賞者不敢隨隨便便發(fā)表意見,研究者卻可以馬上說這首詩很好④鑒賞者可以馬上說這首詩很好,研究者卻不敢隨隨便便發(fā)表意見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文段是將“鑒賞”與“研究”兩種對待詩的方式進行對比,并先講“鑒賞”的特點,第一空前是一個分號,說明前面對“鑒賞”的表述已經(jīng)結(jié)束,下面緊跟著應(yīng)該是講“研究”,且這兩個分句的句式應(yīng)基本保持一致,故第一空應(yīng)填入②。第二空是對前文的一個總結(jié),根據(jù)前文的意思,應(yīng)填入④。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C選項

42:單選、

魯迅滿懷悲憤地寫道:“不是年青的為年老的寫紀念,而是在這三十年中,卻使我目睹許多青年的血,層層淤積起來,將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這樣的筆墨,寫幾句文章,算是從泥土中挖一個小孔,自己延口殘喘,這是怎樣的世界呢?!睂ι衔闹小把涌跉埓币辉~的理解,不準確的是(    )。

A 反映魯迅英勇抗戰(zhàn),一往無前的無私無畏精神

B 反映魯迅對只能寫文章紀念捐軀青年的無奈

C 反映魯迅先生處于極為險惡、壓抑的環(huán)境之中

D 反映魯迅先生悲憤的心情和奮力抗戰(zhàn)的精神

【答案】A

【解析】魯迅在文中用“延口殘喘”一詞生動且深刻地表達出自己對捐軀青年的惋惜之情,同時表達了對黑暗、壓抑的社會時局的悲憤的心情。A選項中的“無私無畏的精神”在文段中沒有體現(xiàn)。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A選項

43:單選、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如果缺乏足夠的引導和約束,這種“雪亮”有可能變成一種偏執(zhí),一種沒有方向的自負。而建立在“多數(shù)人”壓過“少數(shù)人”基礎(chǔ)上的制度安排,很可能走進片面和偏狹的陷阱中,“上級”評議,官員面對的是“一個人”;“公眾”評議,官員面對的是“一群人”,只有在“頂天”的壓力和“立地”的責任互相補充下才能真正起到足夠的監(jiān)督作用;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監(jiān)督力量有機地結(jié)合,才可能在博弈中避免“一個人”的片面和“一群人”的片面。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 質(zhì)疑群眾評議的合理性

B 群眾的意志要得到合理的引導和約束

C 如何對官員進行有效監(jiān)督

D 怎樣在群眾和上級間達到平衡

【答案】B

【解析】文段第一句話通過轉(zhuǎn)折關(guān)聯(lián)詞語引導觀點句,即:但如果缺乏足夠的引導和約束,這種“雪亮”有可能變成一種偏執(zhí),一種沒有方向的自負。接下來通過對“多數(shù)人”、“少數(shù)人”、“一個人”、“一群人”等做具體的分析來支持論證觀點。B選項是對觀點句的同義替換。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B選項

【糾錯】A選項只談到了“群眾”、C選項只談到了“官員”都是片面的表述。D選項表述的內(nèi)容已經(jīng)脫離了文章論述的重點

44:單選、

作為一名建筑師,萊伊恩并不是最出色的。但作為一個人,他無疑非常偉大。他始終恪守自己的原則,給高貴的心靈一個美麗的住所,哪怕是遭遇到最大的阻力,也要想辦法抵達勝利彼岸。下列表達有誤的是(    )。

A 萊伊恩的阻力來自于他并不出色的建筑才能

B 偉大表現(xiàn)在即使遇到困難,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

C 萊伊恩做到了給自己的心靈一個美麗的住所

D 工作沒有驚人成績也不妨礙一個人成為偉大的人

【答案】A

【解析】原文中的“并不出色”和“阻力”是分別出現(xiàn)在兩句話中的兩個概念,之間沒有關(guān)系。A選項是概念混搭的干擾選項,是對原文的曲解。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A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