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4 17:37:04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文章來源:河南分院
言語理解與表達(以下簡稱言語)在省考當中占據(jù)將近三分之一的題量,小伙伴們要想上岸,這一模塊必須牢牢抓在手中。大家在學習言語的過程當中也會面臨許多困難,比如材料難理解、閱讀速度慢、答案很糾結(jié)等,之所以會如此,主要是因為掌握的解題方法還不夠。今天小編就教給大家一種破解言語題目、快速選擇答案的技巧——感情傾向法。
1.怎樣判斷文段感情傾向?
文段的感情傾向指文段中反映出來的作者對某個事物贊許、肯定或否定、反對的表達傾向。判斷作者感情傾向主要通過文段當中作者所用詞語的詞性及含義。如文段多使用一些褒義詞或表達偏積極,則文段為積極感情色彩;反之則為消極感情色彩。
2.怎樣運用感情傾向法?
考生在閱讀文段時多關注作者用詞,看是否用到一些帶有明顯感情傾向的詞語,以此判斷文段感情傾向,然后根據(jù)文段感情傾向選擇答案:優(yōu)先選擇與文段感情傾向一致的選項,排除感情傾向不一致的選項。
3.例題精解
例1.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城市的社會結(jié)構(gòu)正發(fā)生深刻變遷。鄰里之間原本融洽和諧的關系,因冰冷的鋼筋混凝土森林的聳立而逐步瓦解。傳統(tǒng)鄰里關系雖令人懷想,卻未必值得無條件推崇。在某種程度上,以熟悉程度為評判尺度、以交情深淺為處事標準的人際交往方式,與現(xiàn)代社會更注重契約與法制的精神是背道而馳的。在市場意識深入人心的當下,人們的權(quán)益意識不斷提高,對個人隱私的呵護也日益加強。用一扇門來阻隔外界的紛擾、他人的窺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陀^的說,適應陌生人社會的行事規(guī)則,是一個現(xiàn)代城市人必備的素質(zhì)。
對鄰里關系的淡漠,作者持有的態(tài)度是:
A.惋惜,反映了城市化進程中人與人的隔閡
B.贊成,認為這對斬斷中國的人情紐帶有著重要的意義
C.理解,認為這符合現(xiàn)代社會保護隱私、遵循法制的要求
D.無奈,認為這是城市化進程中不可避免的代價
【答案】C。對于這道題目,通過提問方式可知是一道態(tài)度理解題,咱們要通過閱讀文段來尋找觀點。文段首句介紹當今鄰里關系淡漠的現(xiàn)狀,隨后提出自己的觀點,即“傳統(tǒng)鄰里關系雖令人懷想,卻未必值得無條件推崇。”從這句話的表達傾向可知,作者對于當下“淡漠”的鄰里關系的感情傾向是較為積極的。故可以排除A、D兩項。對比B、C兩項,通過對后文內(nèi)容可知,作者重點強調(diào)現(xiàn)代社會“注重契約和法制的精神”,故C項更為恰當。
例2.在這里,作家的人格顯得________。無論是歷史還是現(xiàn)實或者是最普遍的底層生活,都在他們的筆下幻化為一種真實人生的存在,一種精神的存在,一種被稱為“心靈史”的存在。他們________于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心甘情愿地進行著漫長而苦澀的精神之旅,既充實又富有。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微乎其微躑躅
B.舉足輕重徜徉
C.至關重要彷徨
D.無關大局徘徊。
【答案】B。本題第一空不太容易排除,解決該題的關鍵是第二空的感情傾向。根據(jù)“心甘情愿”“既充實又富有”可知,文段表達的感情傾向是積極的。觀察選項,A項“躑躅”指徘徊不前的樣子,C項“彷徨”指走來走去,猶疑不決,不知往哪個方向去,D項“徘徊”指在一個地方來回走動,比喻猶豫不決,這三個詞語均帶有消極感情傾向,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C項和D項。B項“徜徉”指安閑自在的狀態(tài),感情傾向偏積極,符合文意。這樣,就選出了B選項。
相信通過以上兩道題目大家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利用“感情傾向”選擇答案的方法。在以后練習過程中,大家一定要多去注意文段的感情傾向,這樣與此相關的許多題目就能做得又快又準。當然,言語題目的秒殺技巧還有很多,只有多掌握、多運用才能在考場上游刃有余。關于其他技巧我們下期再聊。
相關內(nèi)容推薦:
貼心考公客服
貼心專屬客服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